株洲芦淞法院:司法温情,点亮困境之光
2025-02-20 09:09:1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刘惠明 | 作者:罗丽芳 | 点击量:11176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全媒体记者 伏志勇 通讯员 罗丽芳)在法治社会的进程中,每一个案件背后都关乎着当事人的人生百态。近日,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法院阶段性化解了一起棘手的交通事故执行纠纷,以司法救助的暖心之举,彰显法院的担当与温情。

事故致残陷困境,执行和解显温情

2019年,喻某与徐某发生交通事故,导致徐某一级伤残、全身瘫痪,基本丧失劳动能力。徐某需长期接受治疗,医疗、护理、营养等费用累计达4000元/每月,这一高额的费用使其家庭陷入“因病致贫”的困境。2020年,芦淞法院判决被告喻某赔偿原告徐某各项损失共计78万余元。

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法院调查发现喻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,法官多次与被执行人喻某进行沟通,耐心地向其阐明徐某因交通事故陷入家庭困境的实际情况,强调被执行人应当积极履行法律义务,以帮助申请执行人渡过难关。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:喻某分期支付执行款项,每年支付不低于5万,缓解徐某的经济压力。

突发变故执行难,真诚沟通解困境

然而,2023年受疫情影响,喻某收入骤减,只能艰难地维持着这份“协议”。祸不单行,2024年12月,喻某上晚班时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入院,重症监护室的高额费用让喻某家庭雪上加霜,向徐某支付的执行款项也彻底“断流”。徐某焦虑万分,每月的固定支出让他的生活难以为继,多次向执行法官哭诉。

法官们深知双方处境艰难,一方面耐心安抚徐某,并为其申请司法救助金5万元,另一方面多次找到喻某家属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在无数次真诚沟通后,喻某家属终被打动,筹集了12.9万元交到法院。

这两笔执行款项承载着双方的和解期望,更见证了法院为守护公平正义付出的不懈努力。

责编:刘惠明

一审:曾金春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